
基础信息
活跃平台:小红书、抖音、快手、微博
账号定位:颜值类短视频创作者、氛围感内容生产者
粉丝体量:截至2025年4月,小红书粉丝量超百万,抖音平台粉丝峰值突破400万,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8300万。
内容标签:高颜值人设、南北文化对比、猎奇挑战、情感类短剧
内容生态与创作特色
爆款逻辑:
早期以《100元吃遍东北早市》《南方人第一次见21斤铁锅炖鱼》等南北差异对比内容快速出圈,通过夸张物价反差和沉浸式体验引发热议。擅长结合高饱和度画面、密集信息堆叠的视觉风格,封面设计偏好九宫格拼图强化冲击感。
人设塑造:
以“精致五官媲美韩系偶像”为记忆点,通过《倒立洗头》《盲测挑战》等系列强化“敢玩敢疯”标签。视频中常以深邃眼神、优雅肢体语言营造“仙气奇幻世界”,被粉丝称为“镜头下的油画少年”。
创作升级:
2024年起尝试情感短剧赛道,推出《三代同堂的边界感》系列,记录代际互动与家庭关系。联合非遗匠人推出联名缠花发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穿搭内容。
争议事件与舆情管理
身份真实性风波:
2023年被曝否认河南籍贯,宣称深圳出身引发地域争议。网友实地验证《东北早市》系列中虚构物价(如1.5元豆腐脑、10元14个包子),导致口碑滑坡。后通过道歉视频及公益行动尝试修复形象。
低龄化争议:
早期被指未成年时期开启直播盈利,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合规性质疑。2024年转型后主动公开中考备考动态,以“学业优先”宣言重塑正面形象。
内容真实性讨论:
部分网友批评其“利用信息差制造南北对立”,《盲道体验》系列被质疑作秀。通过公开城市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议书,联合残联发起“易行计划”提升公信力。
商业布局与跨界突破
品牌联名:
2024年签约成为北欧家居品牌体验官,线下快闪店打造“治愈系样板间”;与国货彩妆联名推出《原神》角色眼影盘,复刻游戏瞳孔色彩。
公益行动:
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二次元进校园”计划,向山区学校捐赠动漫主题文具;2025年启动“非遗青年计划”,扶持传统手工艺人触网转型。
内容矩阵:
孵化垂直账号“喵爪次元社”专注游戏周边测评,开发《汉字音律启蒙》音频课程,形成“娱乐+文化”双线内容生态。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青少年时期因家庭经济压力辍学,曾从事电工、工地钢筋工等职业,日薪不足百元。早年经历塑造其“草根逆袭”人设,自称“拧钢筋工人转型网红第一人”

张大奕
初代网红张大奕,近期宣布关闭十年网店

张天琪
擅长结合夸张表演与生活化场景,通过“猎奇体验+戏剧反转”吸引观众。例如《倒立洗头》系列利用惩罚性热梗,以低成本内容撬动高流量

马筱梅(Mandy)
这位34岁的女性正站在豪门恩怨与自我重塑的十字路口,其能否在非议中构建稳固家庭关系,将成为持续关注热点

欢凌汪
代表作《星穹铁道波提欧烫发翻车实录》通过夸张表演解构Cosplay幕后花絮,被粉丝戏称“用社死换流量第一人”

辛有志(辛巴)
以“农民的儿子”自居,打造“为百姓砍价”人设,其直播金句“不需要拿钱支持我”成为草根电商精神象征,但也因高调作风被部分媒体称为“流量赌徒”

沈曼(郑梦云)
她的故事既是草根逆袭的样本,也是流量裹挟下个体抉择的警示录。未来能否在内容深耕与商业扩张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这位“电母鼻祖”的职业生命周期。

王瑶
王瑶的故事既是直播电商野蛮生长期“造富神话”的缩影,也是女性在家族企业中被裹挟的典型案例。从“高颜值富太”到争议焦点,她的每一步选择都暴露了流量经济的双刃剑效应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