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信息
本名:翟清宇(Nicole)
出生地:未公开
活跃时期:2015年-2020年
身份标签:摄影师、香港街头文化记录者、争议网络人物
教育背景:香港中文大学可持续设计专业(2015年毕业)
代表作品:香港街头纪实摄影系列《鳞次栉比》《In Jungle》
早期创作:镜头下的香港叙事者
2015年以“皮皮娘”为艺名开启摄影生涯,聚焦香港城市纹理与多元文化。其作品常以太平山顶、长洲岛、街头小店为取景地,通过镜头捕捉不同肤色人群的共生状态,形成“中西合璧”的视觉叙事风格。代表作《IN JUNGLE》系列融合自然与都市元素,展现香港独特的生态矛盾性。
同期创立“Ueye摄影专栏”,主打闺蜜约拍模式,以“边玩边拍”的理念吸引年轻群体。其拍摄风格偏爱日系清新色调与生活化场景,曾推出“Japanese Style”“Connected to you”等主题作品,在港漂圈层形成小范围影响力。
形象转折:从文艺到争议的突变
2020年卷入“福利姬”网络犯罪案件,浙江丽水警方在打击淫秽色情网站行动中,披露其曾用名“皮皮娘”后更名为“又又酱”。据公开报道,该账号通过推特等平台传播大尺度内容,两年间非法获利超200万元,涉及团队运作与同族近亲协作的灰色产业链。案件曝光后,其早期摄影作品与后期争议行为形成强烈割裂,引发关于网络身份伪装与创作初衷异化的讨论。
创作遗产与争议焦点
城市记录价值:2015年《太平山顶》系列留存香港地标建筑的变迁影像,太平山缆车、凌霄阁等场景具有城市档案意义。
文化符号冲突:日系写真《The Roses》等作品被指后期遭挪用为软色情营销素材,原创性与商业化的边界引发争议。
圈层影响:部分粉丝认为其摄影美学启发了香港青年文化表达;批评者则指责其后期行为污染二次元与cosplay圈层生态。
现状与反思
自2020年涉案后,网络踪迹全面消失。案件背后折射出三个深层议题:
创作异化陷阱:艺术表达向灰色地带滑落的商业化诱因
身份流动性:网络时代多重人格建构对公众认知的挑战
平台监管悖论:内容创作自由与违法边界的永恒博弈
这位游走于光影艺术与欲望深渊的复杂个体,最终成为移动互联网初代网红生态的典型切片——她的故事既是个人命运的沉浮录,也是数字时代身份解构与重建的隐喻标本。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吴桐的“塌房”是流量时代个体迷失的缩影:从退伍费买房、带姥姥改善生活的励志青年,到被商业化反噬的争议网红,其轨迹印证了“所有命运的馈赠

子林博雅
从电路板前的技术搭档到舆论漩涡中的话题人物,子林博雅的故事折射出内容创业者的双面境遇——既是技术普惠的传播者,也是流量法则的困局者

狲尚香
从“网红家族”到濒危警示,狲尚香的一生折射出人类在自然保护中的傲慢与善意

都敏俊
集高智商、超能力、专一深情于一身,重塑亚洲女性对理想伴侣的想象

陈先生(在出租屋养牛、都市牧牛人)
当“逃离内卷”“反职场PUA”沦为流量密码,陈先生选择用最笨拙的方式践行抵抗——以牛为镜,照见被异化的自己;以厩为舟,横渡意义的真空带

95后女孩出租自己(曹玫)
曹玫的“出租人生”是一面棱镜,映照出当代中国人在传统伦理与现代自由间的撕裂。她的职业生命力源于社会规则的缝隙,却也因这些缝隙的不可预测性而充满危机

李岱沣(星星的孩子小岱)
这个在陶笛声里找到宇宙的少年,正以音符为舟,载着千万“星星家庭”的希望,驶向更包容的世界

软软趴在床单
当举报成为流量时代的投名状,其行为早已超越单纯的正义叙事,折射出Z世代在道德困境与生存压力间的撕裂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