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

3天前发布 6 0 0

从《New Boy》的青春躁动到《平凡之路》的沧桑沉淀,朴树用26年3张专辑的“低产”,诠释了何为“慢工出细活”

收录时间:
2025-03-31
朴树朴树
朴树

学术世家的叛逆少年

1973年出生于南京的朴树(本名濮树),父母是北京大学教授——父亲濮祖荫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母亲刘萍则是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工程师。这样的学术光环下,朴树从小被寄予厚望,却在成长中逐渐偏离“正轨”。小升初因0.5分与北大附中失之交臂,成为他青春期的第一道裂痕。考入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后,他毅然退学,抱着吉他混迹于北京的地下音乐圈。1996年,高晓松被其创作的《那些花儿》打动,引荐他签约麦田音乐,自此开启职业音乐人生。

​音乐神话与精神困局

1999年首张专辑《我去2000年》横空出世,《New Boy》以轻快的电子节奏预言千禧年的躁动,《白桦林》则以俄罗斯民谣的悲怆底色成为时代记忆。这张专辑卖出30万张实体唱片,成为盗版超百万的“现象级作品”。2003年的《生如夏花》更将他推向巅峰,同名主打歌被张艺谋选为丰田威驰广告曲,专辑横扫各大音乐奖项。然而,名利带来的却是窒息感:2000年舞台假唱事件中,他全程黑脸完成表演,事后坦言“被迫营业”的屈辱;商演、通告的轰炸让他患上抑郁症,2004年宣布隐退,这一沉寂便是十年。

​平凡之路上的挣扎与救赎

隐退期间,朴树蜗居北京郊区,遛狗、发呆,甚至一度想结束生命。2013年为救治罹患胰腺癌的乐队吉他手程鑫,他掏空积蓄复出接商演,却因在《跨界歌王》直言“缺钱”登上热搜。2014年,他为韩寒电影《后会无期》创作的《平凡之路》成为复出宣言,歌词“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道尽十年心路,空降各大榜单冠军并获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2017年专辑《猎户星座》耗时七年打磨,同名曲混入北京二环车流声与犬吠,被乐迷称为“用声音雕刻时光的诗”。

​真实至死的“娱乐圈异类”​

朴树的真实近乎执拗:在《乐队的夏天》录制中途离场,只因“到点睡觉”;穿着老汉衫领取金马奖,被网友调侃“最寒酸得奖者”;面对鲁豫采访,吃完饭后直接躺沙发入睡。这种纯粹也投射于生活——他至今租房居住,用诺基亚手机,却为音乐斥资百万制作MV。与妻子吴敏菲的相处更显另类:妻子买烟三天未归,他淡然接受;两人卖掉市区房产搬至郊区,养狗种花,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高晓松曾向他借钱,他只回两字“账号”,催款时亦直截了当:“还钱。”

​2025:音乐赤子的新征途

2025年的朴树依然活跃于音乐前沿:5月将亮相成都草莓音乐节和长春哦啦音乐节,演出行程表上标注着“早鸟票秒罄”的火爆。年初发布的《猎户星座》制作纪录片揭露幕后秘辛——混音师卢楠在停车场灵感迸发,将车流声、电台杂音融入编曲,打造出“沉静而深邃”的听觉宇宙。社交媒体上,他罕见地以“植树节”为名与粉丝互动,被调侃“人如其名,扎根音乐土壤”。尽管年过五旬,他仍在微博与乐迷探讨《New Boy》的跨时代意义,追问“你们现在听这首歌是什么心情”。

从《New Boy》的青春躁动到《平凡之路》的沧桑沉淀,朴树用26年3张专辑的“低产”,诠释了何为“慢工出细活”。他的音乐如同精密仪器,每一个音符都经过反复校准;他的人生却像即兴爵士,永远忠于内心的节拍。在这个人设泛滥的时代,他始终是那个会为夕阳驻足的少年——用高晓松的话说:“他是新时代的贾宝玉,活成了我们不敢活的样子。”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