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事件核心:人设崩塌与商业化反噬
吴桐原为退伍军人转型的考公博主,凭借“励志考公人”形象走红,通过分享挑灯夜读、模拟考试等场景吸引三四十万粉丝。然而,2023年后内容逐渐商业化,引发信任危机:
商业化转型:视频中备考分享减少,广告植入、直播带货占比攀升,推广高价考公课程(被曝内容多为免费资料拼凑)。
争议言论:发表“女生考公是浪费资源”“我当官肯定比你们强”等性别歧视与公职轻视言论,被指亵渎公务员选拔公平性。
形象割裂:展示奢侈品消费(如五位数护肤品、限量款包袋)与早期“寒门逆袭”人设冲突,粉丝质疑其利用考公标签敛财。
二、舆论焦点:信任崩塌与价值观争议
粉丝反应
原备考群体对其从“精神导师”沦为“流量商人”感到失望,脱粉潮导致账号粉丝量骤降,广告合作暂停。有粉丝痛心表示:“省吃俭用买他的课程,结果他住月租三万的江景公寓。”
性别对立与价值观拷问
“辱女言论”引发女性网友集体声讨,认为其缺乏公职人员应有的平等意识。网友犀利评论:“三观扭曲的人如何指导他人为人民服务?”
行业乱象曝光
事件折射出考公博主领域普遍存在的夸大焦虑、虚假宣传等问题。公众呼吁加强监管,要求博主平衡公益性与商业利益,避免误导备考群体。
三、事件发酵关键节点
导火索:2025年3月与网红“脆弱小姨”高频连麦炒CP,粉丝不满其偏离考公主业,继而扒出早期低俗抽象视频。
二次塌房:被曝模仿恶俗段子、疑似虐狗(无实证),男粉力挺与女粉抵制的舆论分裂加剧。
回应态度:吴桐否认虐狗传闻,称“接受火与凉的自然规律”,但未正面回应性别歧视指控,被批缺乏诚意。
四、行业反思与警示
网红经济困境
流量变现压力导致内容变质,揭示垂直领域博主在“专业深度”与“商业生存”间的失衡。网友总结黑色幽默:“跟他学考公未必上岸,但能学会当网红。”
公众人物责任
备考群体多为迷茫青年,博主言行对粉丝价值观影响深远,需坚守诚信底线。行业需建立内容审核机制,杜绝虚假经验分享与焦虑营销。
考生启示
理性看待网红经验,优先选择官方资料与真实上岸者分享。备考核心在于系统性学习,而非依赖博主制造的“精神安慰剂”。
五、事件现状与未来走向
吴桐现状:账号停更超3天,商业价值大幅缩水,转型难度陡增。
行业整改:考公领域博主集体自查内容,多家平台上线“考公内容真实性认证”标签。
公众期待:呼吁行业回归“内容为本”,重塑健康生态。
总结
吴桐的“塌房”是流量时代个体迷失的缩影:从退伍费买房、带姥姥改善生活的励志青年,到被商业化反噬的争议网红,其轨迹印证了“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此事件不仅为内容创作者敲响警钟——流量狂欢需以责任为锚,更提醒受众: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独立思考,才是应对“造神与毁神”循环的根本解法。正如备考群体所言:“考公路上没有捷径,真正的导师是真题和坚持。”
浏览热度
相关导航

初代网红张大奕,近期宣布关闭十年网店

杨妞花(李素燕)
以个人苦难推动法治进程,其故事融合了亲情、正义与人性救赎

《棋士》崔业
崔业的塑造跳脱了传统犯罪剧的扁平化窠臼。他的黑化并非源于天生恶念,而是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碾压下的畸形反弹

冯仰妍
这场始于优酷网的青春风暴,最终成为丈量社会文明进程的刻度尺——它既暴露了代际对话的裂隙,也映照出技术进步与伦理建设的不同步性

河南洛阳00后女孩可可(职业扫墓人)
这位年轻女孩以“用行动造念想”的实践,既打破殡葬行业的污名化标签,也为Z世代职业选择提供新注解

易然
在正能量叙事主导的创作环境下,易然的存在犹如投进糖水剧市场的深水炸弹

脑瘫男孩小李
小李的故事像一部多维度的励志片:篮球场上的汗水、康复室里的坚持、脱口秀舞台的笑声,交织成特殊群体突破边界的时代叙事

都敏俊
集高智商、超能力、专一深情于一身,重塑亚洲女性对理想伴侣的想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