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

一部富有现实感的著作,让读者从全球变革中看待中国的现状,用过去的经验照见当下的问题

作者
L.S.斯塔夫里阿诺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行日期
1970年(首版)
全球通史

  编辑推荐

一、名家: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世界史学泰斗、全球史学派的领军人。

二、名著:全球史奠基之作兼入门经典,全球畅销近60年。

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到21世纪的全球化,对全球历史做出精辟的高度概括,采用全新的史学方法将历史知识进行串联。

一部富有现实感的著作,让读者从全球变革中看待中国的现状,用过去的经验照见当下的问题。

三、名译:知名历史学者王皖强(中国人民大学)、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学翻译黄金搭档联手打造全球史传世之作。

四、中外知名学者联合推荐:阿诺德汤因比(英国史学巨擘)、威廉麦克尼尔(美国世界史泰斗)、钱乘旦(北京大学 )、葛剑雄(复旦大学)、阎步克(北京大学)、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温儒敏(北京大学)、戴锦华(北京大学)都给予高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视角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关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书首开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视角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的先河,问世后受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等的高度评价,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影响甚广。

  作者简介

L.S.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1913—2004),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奖。

斯塔夫里阿诺斯一生学术成果斐然,出版了《全球分裂》《全球史纲》等18部颇具影响的著作,其中本书可谓斯塔夫里阿诺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践行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全球史思潮”的真正的奠基之作。

  译者简介

王皖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思想文化史。著有《现代英国大众文化》等。代表译著有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与郭小凌、刘北成合译)和彼得盖伊的《启蒙时代》(与刘北成合译)。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等。代表译著有《论历史》(布罗代尔)《疯癫与文明》(福柯)《规训与惩罚》(福柯)《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历史研究》(汤因比)《启蒙时代》(彼得盖伊)等。

  目录

上册

第一编 史前时代

第一章 食物采集者

第二章 食物生产者

历史的启示 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亚欧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前)

第三章 最初的亚欧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前1000年)

第四章 开启亚欧大陆整体化的古典文明(公元前1000—公元500年)

第五章 希腊一罗马文明

第六章 印度文明

第七章 中国文明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历史的启示 文明:灾殃还是福祉?

第三编 亚欧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实现亚欧大陆整体化的中世纪文明

第十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第十一章 突厥化蒙古人的入侵

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十四章 突破性的西方文明

历史的启示 发展中社会与“领先者陷阱”

第四编 亚欧大陆之外的世界(公元1500年前)

第十五章 非洲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的启示 历史上的人种

第五编 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公元1500年前)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之际的穆斯林世界

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之际的儒家文化圈

第二十章 西方闻名的成长: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成长:经济增长与国家建构

历史的启示 历史与风尚

下册

第六编 西方兴起的世界(公元1500一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国家(公元1500—1600年)

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公元1600—1763年)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二十五章 全球整体化的开端

历史的启示 地区自主性与全球整体化

第七编 西方主宰的世界(公元1763—191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第二十七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第二十八章 俄国

第二十九章 中东

第三十章 印度

第三十一章 中国与日本

第三十二章 非洲

第三十三章 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第三十四章 波利尼西亚

第三十五章 全球整体化的巩固

历史的启示 马克思的预言与现实的反差

第八编 西方衰退与繁荣的世界(公元1914年至今)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全球影响

第三十七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起义

第三十八章 欧洲的革命与和解(公元1929年前)

第三十九章 五年计划与大萧条

第四十章 走向战争(公元1929—1939年)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全球影响

第四十二章 帝国的终结

第四十三章 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全球影响

历史的启示

  精彩书摘

文明:灾殃还是福祉?

每一个文明都不乏追远思古的诗人和思想家。在他们看来,史前人类是“高贵的野蛮人”,没有因文明的玷污而堕落。在久远的过去,“混沌初开”,那是人类的幸福时代,人间犹如地上的天堂。印度史诗赞美田园诗一般的昔日生活,人们自由而安全,不知种姓制度为何物。无独有偶,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赫西俄德追溯了人类每况愈下的堕落轨迹,从久远的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和黑铁时代,一直到暗淡无光的当今时代。

从历史上看,最初的人间天堂观念也不乏现实基础。就经济和社会关系而言,文明诞生以前,部落成员可以自由而平等地获取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经济平等和社会同质性乃是新石器时代村社的标志。然而,当部落民转变为农民,便失去了自由使用土地的权利,也不再拥有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而是必须承担特定的义务,虽然这些义务的具体内容因地而异,但结局毫无二致。国家、教会、地主和放贷人层层盘剥之后,农民的劳动成果只剩下一半甚至更少,因此他们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上。历史学家估计,在地球上的所有文明中,精英统治阶层仅占总人口的1% ~2%。然而,不论哪一个文明,统治阶层都攫取了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国民收入。这个事实解释了为什么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农民起义,为什么从1801年到农奴最终获得解放的1861年,沙皇俄国发生了1467次暴动。

相关图书

思考致富

致富之路看似玄妙,实则有法可循。但若没有思考,成功便是无稽之谈。

三国演义

以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为背景,通过权谋、战争与英雄群像,展现男性智慧与战略思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男人的百科全书”

曾国藩家书

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