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喜脉是真的吗?是真的,原则上来说,诊出喜脉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要经过千百次的训练。其实就是锻炼触觉,而且怀孕最好要3个月以上。这是基于以下生理学知识的。
中医把脉出喜脉的原理:
1.胎儿心脏大概3个月开始形成并跳动,无意外情况,人类的心脏终生不会停跳。
2.心脏的跳动会产生血流的波动,传递到动脉上就是一跳一跳的感觉,这个感觉不仅表现在寸口桡动脉,其实颈部的颈动脉,甚至脚面上的静脉都能感觉到。而且会伴随着声音(你用防噪声耳塞塞住耳朵,或者进入噪音检测室等极安静的地方能听得很清晰)和生物电流,这就是心电图检测和胎儿胎心监测能够被检查到的原因。
3.胎盘虽然能够过滤很多化学物质,但是血流的震动和交换是无法被隔绝的,这其实是一种固体和液体的力场&声场传递。
4.人的触觉是很敏感的——集中精力和完全无干扰(如手上没有老茧)的情况下,原则上人的触觉能够分辨一个氢原子的震动(这是非常恐怖的)。这是人类的生理结构——神经终板电位产生的原理决定的。
有了以上准备知识,就明白中医诊脉知道怀孕并非天方夜谭,你自己经过训练也能做到。
怎么练习自己把喜脉?
首先,你要整天练在水面上摸一片漂浮的羽毛(绒毛),并且不能让其沉入水中感觉,这种感觉一开始可能很微小,但是随着多次训练,你慢慢就会有很清晰很宏大的感觉了。(这就是《濒湖脉学》里所谓浮脉的感觉)
有了这个能力以后,你就会发现,未怀孕的女性心跳是一个完整循环,而怀了孕的女性的脉象,由于掺杂了胎儿的心跳,就会出现杂音——因为胎儿的心跳要快于成人,这样就会出现大的跳动后会紧跟一组小的跳动。一般认为,男孩儿的心跳频率快于女孩儿的心跳,这就可以根据那个稍弱的那一组心跳的间隔大致判断性别——但这并不是很准确。
由于现在中医各大院校的学习偏重理论,对于中医诊断学仅仅学了个皮毛,而且谁又舍得下这么大的功夫,数十年如一日总结和练习号脉的技术呢,有经验的老中医很少精通当今的理化、生物学知识,经验很难传承,于是就随着这些老中医的去世,脉学这一支就慢慢羸弱进而消失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精密的理化仪器,都是把这些信号,放大了数千万倍,并且辅以计算机软件和图形化的显示。谁又会舍近求远,再研究手上的功夫呢?而且HCG、B超、CT、核磁成像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准确度可比过去总结经验准确多了。脉学慢慢衰弱,本身也是必然的结果。
我这些知识也并不是因为我学过中医,而是大学学过《生理学》,进而自己悟出来的。